第(3/3)页 “《英雄》全球大卖也是因为米拉麦克斯,就是好莱坞最大的独立电影公司在背后推动!” 没人说话了,张俊生接着道:“其实,不止中国电影,整个东亚的文化都是相对独立的,对比一下韩国日本,我们能得出结论,华语电影在整个世界的地位都是偏下的。” “但是我们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市场,根据数据统计,最多两年,我们就会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多伦多电影节为什么能做起来?就是因为背靠北美电影市场…” “戛纳为什么成为全欧洲最有名的电影节?也是因为市场加持!” “北影节有着中国电影资料馆的国家级资源,有中外艺术影片放映天然优势,票价、片源、场地等各方面条件,我相信北影节肯定能够成功举办!” 其实张俊生想说咱们可以学学上影节… 毕竟上影节这几年做得真不错,不再专注大而全,就抓三点‘亚洲、华语、新人’,并陆续在这几年把这三大特色化为现实。 如今在整个亚洲范围内,上影节已经不弱于釜山电影节,东京电影节… 这也是每年都会有那么多电影人愿意来上影节的原因。 但是北影节之所以举办,当然有着超越上影节的想法在里面。 想上影节学习? 学习什么? 其实,影响电影节质量的,“大片”和“大腕”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有多少部全球首映的新片,有多少部具备国际知名度的顶级影片,是衡量一个电影节是否具有影响力的重要维度。 北影节正好处在柏林和戛纳中间… 来不及参加柏林电影节的大部分优秀影片纷纷瞄准戛纳… 北影节如何突围吸引大家,是个问题。 当然这个问题跟张俊生无关,他只知道自己发言没有问题,虽然等于啥也没说,但至少指出了问题,比刚才那几位说的有深度的多! 其实就算他说了,又能怎么样? 就像某位司长说的:‘在我看来,举办国际电影节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展现国家广播影视业的繁荣成果,进一步创新理念,利用科技力量融入中国电影,营造电影意境,形成大气恢弘的气势和浓郁的情绪感染力,打造出一个拥有视听盛宴和体现国际水准的电影嘉年华!’ 赢得了满堂喝彩…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