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懂了吧?”苏远山目光灼灼地看着周小慧。 周小慧抿嘴一笑:“不是很懂。” 苏远山:“……” 对面的一群人便乐了起来,丁垒一边笑着一边打趣道:“感觉梦回90年的课堂。” “好吧,反正只需要知道这个工艺很有意义,十分有意义。” “那能拿北极星么?”周小慧眨了眨眼,好奇地问道。 然后众人便齐齐地望向苏远山。 北极星已经开了两届,而且和当期的诺奖装车率极高,这一下就拉高了北极星的“逼格”。 但让人有些觉得遗憾,或者说感慨的是,北极星的规格越高,影响力越大,那就意味着……国内的机会也就越少。 最起码就目前而言,这是事实。 如果说唯一有希望的,可能就是远芯体系下,在这十几年中诞生的成果——但远芯毕竟是企业,哪有那么多伟大的贡献? 大家数来数去,发现站在公平的立场上,发现除了苏远山,富士雄,席小丁这三人分别在物理,闪存,以及人工智能领域有巨大贡献之外,就目前而言,可能就只有提出了fi结构的唐文杰了。 毕竟,唐文杰此前已经获得了ieee的固态电路奖以及paul rappaport奖——这两个奖,都是颁给有“杰出贡献”学者的。 苏远山一怔,随即一摊手:“别看我……我说了也不算……不过我个人认为……师兄还是有资格的。” 说着苏远山看了一眼张汝金,又补充道:“并且我站在一个工程师的立场来说,我认为提出理论和实现工艺同样重要。” 张汝金听了后含笑点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