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陈翰虽然感到很遗憾,但是也还没到彻底失去信心的地步。 既然四千年前的先民都能用小米做出面条来,没道理他们这些现代人就做不了。 绝对是方法没有找对而已。 做科研,最不怕的就是研究了! 实在不行就走穷举法的路子呗,将华夏北方所有地方的面条制作方法都试一遍!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反正陈翰是下定决心了,要和这个课题死磕! 只是组里的其他人可就愁了。 大家是来学考古的啊! 怎么学着学着,开始变成研究面条的厨子了! 只是这条船上都上了,而且已经付出了半个月的努力,现在说放弃也来不及了,也舍不得放弃了。 不研究出个所以然,发几篇中文核心期刊的论文,实在是对不起这半个月搓出来的面! “没问题!” 互相加油打劲了一番后,大家就各自回了房间,思索的思索,查资料的查资料,总之就是不放弃。 陈翰也和庄云鹏回了宿舍,开始上网查起了北方比较流行的面食和制作手法。 有句话说得好。 世界面食在华夏,华夏面食在山西。 陈翰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光是山西一省,用小麦粉、高粱面、豆面、荞面、莜面、玉米面、黄米面、土豆淀粉、红薯淀粉等等原料制作的面食,有据可查的就有280种之多。 虽然其中很多面食用的面条都是同一种制作工艺,只是烹饪手法不一样而已。 但是光看制作工艺,他也至少查出了十多种不同的面条制作方法。 有只用小麦面粉的,有用好几种面粉混合的,也有根本不用小麦面粉,只用一些粗粮面粉制作的。 林林总总,五花八门的面条制作工艺,一时之间都让陈翰看花了眼。 这么多种,真要是用穷举法一个一个的试,得试到猴年马月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