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国退民进-《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第(3/3)页

    为这些企业提供养分的除了那几个倒下的大企业之外,更重要的还要数企业产权改革,诸城考察的结果逐渐发酵,到现在终于形成了较为统一的意见,那就是继续深化国有、集体企业产权改革,通俗的来讲就是国退民进,除了一些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和民生稳定的重要领域会依旧由国家掌控之外,其它领域都会逐步放开,非公有经济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从仅仅是对国有经济的补充变成了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就跟之前许多次一样,许多有心人钻空子的机会,管理层收购、员工持股、破产清算等手段层出不穷,估计王光兴看到这些肯定会非常后悔,如果他当初不招惹李耒,耐心地等上两年,他就能把椰树变成自己的了。

    这场热潮从今年开始,一直持续到2003年才告一段落,在这五年多时间里,许多人抓住机会实现了阶层跃迁,从拿死工资的企业管理者,变成了大老板,而与之对应的则是数以千万计工人的下岗。

    这几年读书的孩子估计对这段经历有着异常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那些跟厂领导家孩子在一个学校读书的,可能读小学的时候他还和厂长家孩子穿的差不多,对方的条件肯定比他好,但也不至于有阶层上的差距,放学后俩人还能一起回同一个大院儿;然而等他们一起升入初中的时候,厂长家的孩子都已经开始穿进口服饰,口袋里随便一掏就是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而工人家的孩子生活却是越发困难,很多人连学费都交不起了。

    至于回家,俩人也不在同路,工人家的孩子继续回愈发破旧的大院儿,厂长家的孩子很多都已经开始住别墅......等上高中考大学的时候,工人家的孩子努力学习考上个好大学,想着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不想厂长家的孩子已经拿到了外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炓

    李耒无力改变这些,而且他也知道,旧有的经济体制确实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注定要有人做出牺牲,只是他无法释怀的是,为什么大多数变革中,牺牲的总是农民、工人这些最脆弱的群体呢?

    他先所能做的就是,和许多王光兴一样的人赛跑,赶在他们前面拿下更多的企业,起码惠农是认认真真想要把企业做好的。

    有了之前多次锻炼,惠农的团队现在收购企业是越发地专业和熟练了,而各个地方政府也非常欢迎他们去收购,因为好多人也害怕背上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罪责,而惠农出价一向公道,把企业卖给惠农,远比卖给其它人要好。

    惠农此前在收购企业的时候看似多花了一些钱,被好多人老板笑话,说他们是冤大头,而现在,这个冤大头得到了更多的机会。

    不光是外地的政府找,就连河阳本地政府也找到李耒,“李董,你干脆把化肥厂给收购了吧!”


    第(3/3)页